首页 > 行业动态

《合肥日报》2022年1月5日3版:田畴沃野织锦绣,美丽乡村舒画卷!

【信息时间: 2022-01-05  阅读次数:

乡村振兴开新局,田畴沃野焕新颜。

 

回眸过去的一年,合肥“米袋子”“菜篮子”供应稳定,一、二、三产业加速融合,农业更加高质高效;76个省、市级中心村全部建成,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启动,乡村更加宜居宜业;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,农民更加富裕富足……

 

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》指出,党始终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,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坚持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,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推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、种源自主可控,确保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

 

农为邦本,本固邦宁。

 

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里,合肥深入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全面推进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,一幅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农村新图景正在山水田园间徐徐展开。

 

2021年8月21日,俯瞰巢湖市柘皋镇汪桥村。

 

做强优势产业

加速“三产”融合


岁末年终,走进庐江县郭河镇,翠绿的麦苗将田野装点得生机盎然。种粮大户王士照正组织十多名工人开展麦田清沟工作。

 

“2021年夏粮、秋粮产量整体不错,小麦种了1800亩,平均亩产750斤左右;水稻2100多亩,平均亩产大约1200斤。现在在田的1500亩小麦,苗情不错,早中麦已经进入分蘖期。我们正按照县里农技人员意见进行清沟,防止后期根系受渍腐烂。”王士照边忙边说。


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。胸怀粮食安全这个“国之大者”,2021年,全市上下狠抓责任落实、主抓优粮优种、强抓绿色生产、力抓品牌打造,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,粮食生产实现面积、产量双增长,其中粮食种植面积再创历史新高。

 

长丰县下塘镇韩岗社区的水稻长势喜人。


“菜篮子”事关千家万户一日三餐,是民生大事。持续增强蔬菜生产能力,推进畜牧业提档升级,加速现代渔业发展……全市“菜篮子”产品本地供给率逐年攀升,市民“拎”得安心。


截至2021年11月底,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35.15万亩、产量230.49万吨,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3.17%、102.90%;全市水产品产量19.4万吨,同比增长1.4%,预计全年水产品总产量将突破23万吨,同比增长2%;肉蛋奶方面,预计2021年度全市肉蛋奶总产量约62万吨,继续处于全省第一方阵。

 

2021年7月15日, 在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新民村的直播间里,电商主播正在帮助农户销售农特产品。

 

乡村振兴,产业为要。合肥是全国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区。立足资源禀赋,持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,推进农村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,促进农民增收,合肥目标笃定。

目前,全市粮油、畜禽、乳品、水产品、饲料、蔬菜水果等6个产业实现了规模化集群式发展。2021年1~11月份,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值增速12.5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.5个百分点,占比11.1%。

围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,我市持续打造、推出了一批田园综合体、乡村民宿、网红打卡点、农业精品旅游线路。“生态文创到肥东”“赏花悦木到肥西”“休闲采摘到长丰”“乡村旅游到庐江”“湖光山色到巢湖”“多彩多姿看环城”品牌全面唱响。预计2021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4000万人次,营业收入40亿元。

 

 

2021年2月19日,在庐阳区大杨镇十张村果蔬种植基地,农民在为火龙果抹枝。

 

“2021年起,我市围绕粮食、蔬菜、种业、生猪、龙虾、草莓、茶叶、水产、乳品、家禽、坚果、苗木花卉等12大农业产业链,重点突破,加速‘三产’融合,力争‘十四五’末每个产业链产值均突破百亿元。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

2021年,我市坚持“五种并进”(保种、护种、育种、引种、用种),推进“智慧农业谷”“一院一园一基地”建设,努力打造“种业之都”。预计全年农作物种子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,畜禽种子销售收入约45亿元,水产苗种销售收入约0.7亿元。


“围绕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’,我们将大力发展有机农业、都市农业、互联网农业、乡村旅游业,加快实现农产品加工百亿企业、千亿产值‘双突破’。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深入持续推进

建设美丽乡村


道路干净整洁,农房花团锦簇,河道水清岸绿……走进合肥的村村落落,一幅幅美丽宜居、和谐共生的乡村新画卷不断映入眼帘。

 

2021年7月30日,在肥东县八斗镇庙计水库腹地,晨雾缭绕,田园、村庄、绿树若隐若现,景美如画。


作为2020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肥东县古城镇刘庄中心村,一手做“减法”,拆除危房及旱厕、废弃房、临时搭建等;一手做“加法”,实施硬化、净化、绿化、亮化、美化工程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百姓安居乐业。“晚上出门有路灯,房前屋后有绿化,还有健身小广场、乡村大舞台,和城里差不多。”村民刘女士说。

 

民之所盼,政之所向。2021年,我市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抓手,扎实开展乡村建设工程,打造全域美丽乡村。

 

“我们接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2020年度76个省、市级中心村全部建成。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,2021年我市还以集聚提升类、特色保护类、城郊融合类村庄为重点,启动33个美丽乡村建设,目前工程已全部开工。

 

 聚焦解决现阶段群众迫切需求,我市2021年制定了较大自然村整治提升“351”指标体系(三大革命、五件小事、一项机制),全面启动722个较大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。目前,整治提升技术方案编制工作基本完成,将陆续进入施工建设阶段。

 

2021年8月31日拍摄的长丰县义井镇车王村村民的居家环境。

 

不仅要一域美,更要全域美。2021年,我市持续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,累计投入68.8万人次,1.8万个村庄实现常态化干净整洁。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,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全域市场化,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%,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94%,乡镇政府驻地及中心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0%以上。


“我们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,增强乡村宜居性。2021年1~9月份全市秸秆产业化利用率达88.83%,完成1052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的改造升级。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,我市还布设30740个测土配方采样点,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(片)160个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113个,推动农业绿色发展,助推人居环境跃升。

 

2021年8月23日,肥东县石塘镇浮茶社区农户在改厕后的卫生间打扫卫生。

 

  积土为山,积水为海;守正笃实,久久为功。

 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一项系统性、复杂性、长期性工程,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、市党代会精神为指引,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,一年接着一年干,让农村更美丽,让环境更宜居。”市美丽办相关负责人说。

 

集聚各方智慧

打造全省示范

 


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。

加强农村基层党建,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。2021年,我市持续加强农村党的建设,以组织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。

 

 

2021年8月21日,航拍的巢湖市柘皋镇汪桥村山坡光伏太阳能。

 

开展第八批选派,抓好队伍衔接——

全市选派130个驻村工作队、390名优秀干部,驻村帮扶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推进乡村振兴。


壮大“头雁”,领航乡村振兴——

 全市村(社区)“两委”换届工作圆满完成。换届后,新一届村(社区)“两委”班子素质全面提升、结构更加优化。其中,村(社区)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为83.2%,较上届提升26.5个百分点;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为25.2%,高于全国第一批换届的村(社区)书记平均学历水平。回引有经商创业办企业经历的人才、优秀企业管理人才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三类优秀人才394人,其中任村(社区)书记68人;回引返乡大学毕业生1107人,其中任村(社区)书记31人。

 持续推动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、乡村治理提质增效——

 2021年11月底,全市经济强村达425个,占总村数的35.9%,与2020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。“各地做实‘支部书记网格指导员+党小组长网格长+党员网格员’三级党建网格,组织网格团队常态化入户走访;通过村组党群活动场所‘微阵地’,抓实农村党员‘三会一课’等,引导广大党员投身乡村治理。”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。

 

肥东桥头集镇现代农业产业园。

 

 
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人才振兴是关键。

我市广泛开展培训,提升本土人才素养。全市50个农业行业首席专家工作室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,培养技术骨干1089人,培训农民23622人。“我们还遴选了1036名产业发展带头人、农村创新创业者、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等走进省内外高校,进行提升培训。此外,4县1市组织实用技术培训276班次、29450人次。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
 

2021年7月26日,技术人员和农民在长丰草莓高新技术示范园管养草莓苗。

 

振兴乡村文化,建设有灵魂的乡村。

 

加强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、常态化开展“三下乡”活动……合肥持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推动农村文明进步。


“全市已建成1169个农家书屋,1299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。”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,2021年全市开展文艺惠民和文艺志愿服务活动80余场(次)。针对高价彩礼、人情往来大额礼金、薄养厚葬等问题,我市通过制定村规民约、召开板凳会、发放倡议书等方式持续破解,乡村“有人情味、无人情债”的文明新风逐步形成。

 

新故相推,日生不滞。 

新征程上,合肥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,奋力打造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。广袤乡村正迎来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,万千农民正奔向更美好新生活。